-
未來展望
-
一、強力維護治安
(一)精準打擊及防堵詐欺犯罪:
1.本局持續打擊高發性詐欺案類,追查犯罪手法並找出幕後主使,進行溯源與大數據蒐集研析,調閱年籍、車籍、前科素行、涉案影像、通聯等追查涉案犯嫌,另同步啟動「全國財產總歸戶清單查調」清查犯嫌不法所得,以聲請查扣、沒收、變價等阻斷詐欺金流洗錢管道,逐一列案管制分析,以提升打詐量能,根除詐欺集團之上、中、下游結構,保障國人財產安全。
2.建置本市防詐宣導團,加強橫向聯繫及合作模式,透過行政一體、機關跨界合作,發揮防詐宣導量能及識詐強度,擴大防詐訊息觸及層面,提升民眾接收防詐資訊,減少人民財物損害。
(二)強力檢肅槍械:
1.配合內政部警政署(下稱警政署)執行「全國同步檢肅非法槍械專案行動」,並不定期自辦「本局檢肅非法槍械專案行動」,預先盤點情資、規劃執行時程,並落實控管有效案源,督導執行效果,強化檢肅非法槍械,遏制持槍刑案,全面維護治安。
2.針對轄區易發生槍擊案件、治安顧慮場所及特定對象,執行臨檢、查察、掃蕩、檢肅工作。
3.宣導非法槍械檢舉獎金,提升民眾檢舉意願,警民合作打擊持槍犯罪。
(三)精進溯源毒品犯罪:
1.加強查緝新興毒品及分裝場,置重點於製造及販賣毒品咖啡包、彩虹菸、毒煙彈之毒犯,向上溯源截斷供應面、向下刨根清除施用黑數。
2.針對移工聚集場所加強蒐報查緝,對於舞廳、酒吧等易涉毒場所採零容忍,並運用第三方警政行政干預手段,結合市政府各局處對業者予以列管,情節重大者可處停止營業或勒令歇業。
3.持續與臺灣桃園地方檢察署、法務部調查局桃園市調查處、內政部移民署桃園市服務站、憲兵指揮部桃園憲兵隊等友軍單位持續查緝境內毒品案件,同時與海洋委員會海巡署、警政署航空警察局、財政部關務署等邊境友軍單位,進行情資交流與整合,共同防制境外毒品入侵。
(四)檢肅黑道幫派:
1.以「系統性掃黑」策略,運用掃黑專責隊、幫派組合情資蒐報、危害風險評估、防制幫派公開活動、數位鑑識分析、金流調查等作為,掌握轄內幫派組織網絡,針對人(幫派分子)、金流(不法利得)、行業(經營、圍事或經常出入 處所)與資通媒介(幕後金主、系統商、利用資通訊流之共犯與傳輸內容)標的,依不同轄區治安特性實施有效打擊,並聚焦查緝詐欺、網路賭博、毒品犯罪之幫派組合。
2.以「掃蕩與關懷並重」策略,發揮少年警察隊功能,緊密結合校園幫派情資與建檔分析機制,實施橫向協調與適時打擊作為,強力查處吸收、招募少年之幫派組織,並落實介接關懷輔導機制。
(四)破獲重大刑案:
1.針對重大刑案採偵防併進策略,系統性分析案件時段、地段,加強巡邏勤務,提高見警率,攔(盤)查可疑人車,另針對地下錢莊、涉賭博、色情等易為不良分子聚集活動之特定營業場所,不定期規劃攻勢掃蕩勤務,消滅影響治安不良誘因。
2.發生重大刑案時,轄區分局第一時間成立專案小組,並指派刑事警察大隊專責隊支援偵辦,統合查緝量能,加速偵破進度,溯源查緝背後主使,一網打盡相關犯罪組織,遏止犯罪氣焰,消弭不安氛圍,降低對治安之衝擊。
(六)落實肅竊查贓工作
1.結合員警執勤經驗及科技執法技巧,即時掌握犯嫌動向以有效緝捕,並針對轄區易失竊地點規劃巡防勤務,提升見警率、防制竊盜犯罪發生。
2.加強易銷贓處所及竊盜、毒品、贓物等慣犯查察列管,降低宵小犯罪機率。
(七)賡續淨化少年成長環境
1.暢通學校聯繫管道,奠定校安基石:本局與市政府教育局及學校透過「教育與警政單位二級聯繫會議」和「校園安全座談會」,加強橫向溝通協調,掌握校園情資,研討校園事件防制對策;另與學校協力完成校園安全環境檢測評估,進行校園安全自主管理,建構校園安全防護網路。
2.整合市政府局處資源,強化少年保護工作:本局與市政府團隊整合資源,組成「聯合稽查小組」及聯巡團隊,針對少年易聚集滋事場所如網路咖啡店、電子遊戲場、公園等校園周邊治安處所、高風險場所執行臨檢勤務、校外聯巡及保護查察勤務,減少治安死角,保護少年成長空間。
3.首創「少年資源整合資料庫」,少年輔導不漏接:市政府少年輔導委員會為建構更完整之少年輔導網絡,針對高關懷少年提早介入,透過各局處主動清查篩選及通報機制,建立高關懷少年資料庫及處置平臺,及早發現需要協助之少年,藉合作機制及資源連結,提供整合處遇模式,提出適切少年服務政策,以健全少年身心健康成長。
二、智慧交通城市管理
(一)持續改善本市壅塞交通:
1.針對本轄平常日上、下班尖峰易壅塞路口(153處),本局交通警察大隊協同各分局使用警力149名、民力169名,派員加強疏導,必要時使用號誌控制加快放行,以維交通順暢。另結合天羅地網系統並運用Google Map及相關路況App,隨時掌握判斷壅塞路段,將相關資訊轉貼至臉書或發布新聞,以利駕駛人提早規劃替代路線。
2.針對路霸及違停熱點路段強力執法,持續規劃清除道路障礙工作:
(1)彙整違規停車熱點路段,規劃執行區域性專案違停執法。
(2)針對商圈、人行道及常遭民眾投訴檢舉地段,密集執行巡查拖吊作業。
(3)針對停車空間供過於求之行政區,主動加強未依規定停車之違規勸導作業。
(4)矯正駕駛人因重劃區腹地較大,隨意停車投機行為。
(5)每月第2週、第4週(星期五)為全市清道專案執行日,當日8至12時各分局警力就轄內交通要道加強整理,並每週自行規劃整理1次以上。
(6)針對陳情路霸違規嚴重地區執行「清道專案」,消除舊有違規現象,並遏阻新生道路障礙 。
3.針對高鐵桃園站臨時接送區周邊因違規(臨時)停車造成壅塞情況,為維護接送區停車秩序,設置拍攝違規(臨時)停車「前、後車牌」科技執法,啟用後大幅改善周邊交通,本局將配合大數據分析滾動式修正設置違規(臨時)停車之科技執法地點,有效疏導大眾運輸周邊壅塞情況,導正民眾僥倖心態。
(二)智慧交通科技創新服務:
1.跨機關共同改善本市交通工程:本局持續研析轄內易生行人肇事之熱時、熱點及肇事因素,提供相關路權單位擬定改善策略,並從交通工程設計包括「路口行人安全設施改善」、「改善人行道」、「校園周邊暨行車安全道路改善計畫」、「行人及高齡友善示範區」、「減少路側障礙物」、「提升非號誌化路口安全」,全面改善人行環境所面臨到的問題與困境。配合市政府交通局升級「人本友善168」計畫,增加100處行穿線改善、60處標線型人行道設置與改善及80處截角綠鋪規劃,並針對學校、公家機關及醫療院所等人口密集處,落實友善人本環境。
2.交通科技執法中心:規劃「交通科技執法中心辦公室、虛擬實境體驗室及多功能教育園區」三大區塊,除進行廳舍改造,凸顯辦公環境「科技感」外,同時導入各類「交通標誌、標線」等布景,成立VR體驗交通教育推廣教室,並開發駕駛模擬VR體驗,使參與民眾能身歷其境了解交通環境之潛在危險。
(三)有效防制交通事故
1.處理事故智慧化:本市配合警政署推動智慧化交通事故處理系統,將事故現場以簡明平面圖顯示、交通熱點街廓底圖繪製及彙整結合圖資與量測資訊,進行事故現場草圖繪製。為加速員警處理交通事故量測作業,配合後續系統上線使用,本局已完成轄內現有三色號誌交岔路口計3,365處,除再強化圖資精準度外,並持續針對無號誌路口及次要路口進行繪製,完成後預估可將處理事故的時程由45分鐘縮短至17.89分鐘,快速排除事故現場,避免造成交通壅塞,降低二次事故風險。
2.多元通路宣導精準交通教育:運用大眾傳播媒體管道(含有線電視、網際網路、粉絲專頁、Line訊息發布、CMS等)結合各式實體活動、宣導小物及文宣擴大宣導觸及面,並製作交通事故宣導短片,跨機關舉辦各類主題宣導,以本市「道安宣導團」前進各級學校與企業進行小班制授課與宣導,並擴及家長與高齡者,增強家中成年人用路風險感知意識,從中學習交通安全正確知識及察覺防禦駕駛自我保護的觀念。
3.現地會勘改善交通工程:針對本市事故增加之路口、路段,跨機關並配合當地里長、民意代表等專案會勘研商改善對策,持續控管相關單位改善進度,積極完成各項改善工程,針對肇事原因逐路段會勘檢視道路相關設施,提報相關單位加強警告標誌,評估易肇事地點交通號誌之必要或調整路口號誌時制,以減少事故之發生。
三、天羅地網智慧辨識
(一)綿密部署監視器:
天羅地網監視錄影系統為維護社會治安及釐清交通事故責任,採「區域封鎖、面式監控」策略,在本市各治安要點、交通要道、重要路口及其他有維護公共安全與預防犯罪必要之區域規劃建置,執行24小時即時監控錄影,結合智慧影像分析及巨量資訊檢索技術,有效提升偵查與預防功效。
(二)結合AI智慧影像辨識:
目前已建置2萬2,362支攝影機,114年規劃建置4,587支攝影機(新設334支、汰換更新4,253支),採汰換為主、新建為輔,智慧化運用計有車牌辨識、車輛軌跡查詢、特定目標即時告警、群聚告警、車型車色分析、影像濃縮及圓形查詢等功能,其中具車牌辨識攝影機1萬4,177支,占攝影機總數63.40%(占車道攝影機1萬4,339支之98.87%),可即時辨識車牌,提升員警偵查量能。
(三)輔導民間建置監視器:
為維護轄區治安、結合民間資源,以提高監視錄影系統建置密度,鼓勵員警積極推動輔導轄內便利超商、銀行等商家或機構設置或調整攝影機對外拍攝,並擇定醫院、銀樓、加油站等較具治安顧慮重要地點,以及旅館、社區等業已裝置監視錄影系統之商家、住戶,一併納入規劃,全面推動建置,達到事前嚇阻、事後偵查犯罪之成效。
-
-
本局簡介